槟榔与口腔癌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16-02-18 13:02
现在针对嚼槟榔诱发口腔癌最主流的说法是,槟榔最普遍的吃法是槟榔加荖花和石灰同吃,槟榔中含大量的槟榔素(其具有细胞毒性及基因毒性),荖花中含有较多公认的致癌物质黄樟素,黄樟素在人体内会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导致口腔黏膜发生病变,槟榔加荖花相当于在致癌物中加上促癌物。
而且,在嚼槟榔过程中,口腔黏膜会和槟榔中所含的生物碱及多种亚硝基胺化合物发生反应,亚硝基胺化合物已被认为是引起口腔黏膜病变的一种基本因子,口腔黏膜长期处在此种环境下,会使口腔黏膜病变导致纤维化,从而引发口腔癌。而不坚持每天刷牙患癌风险增两倍
“预防口腔癌应从杜绝危险因素和癌前病变开始,戒除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危险刺激、并对可疑的口腔病变保持应有的警惕,这些都是防癌必须做的功课。”专家介绍,以下几点可有效阻挡口腔癌来袭:
1.注重口腔卫生,正确刷牙,预防龋齿,定期洗牙,清除牙结石。调查显示,不能坚持每天刷牙的人群,发生舌癌的风险增加2.1倍,发生口腔其他部位肿瘤的风险增加2.4倍;
2.及时去除不良修复体,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修复治疗。不少老年人失牙后贪图方便和廉价,在一些不具资质的场所接受镶牙,因为工艺技术不过关导致不良修复体存在。在不良修复体引起口腔溃疡的患者中,发生口腔癌的风险高于常人2.3倍;
3.戒烟限酒,改变咀嚼槟榔、爱吃烫食等不良嗜好;
4.及时治疗癌前病变,如口腔黏膜白斑、扁平苔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慢性光化性唇炎等;
5.生活规律,按时作息;
6.对于超过两周不愈的口腔溃疡,应该予高度重视,及时就诊。
专家同时也指出,口腔癌早期发现,治愈情况越好。“发现越早,治疗越及时,治疗效果和手术后的生存质量就越好。对于早期发现的直径在两厘米以内的口腔癌,多数可以进行局部切除达到治愈的标准,对正常功能的影响小。”而如果发展到中晚期,需切除的原发病灶较大,则因为此时或已出现淋巴转移,常需要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所以手术范围、创伤程度、费用支出都大大增加,而术后5年生存率也会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