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499号提案的答复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17-11-15 16:03

湘卫提〔201739B

何清湖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改善和优化我省中医服务现状的思考和建议》的提案(第0499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关注与支持,该提案由我委主办、省教育厅会办,我委高度重视,组织省中医药管理局认真研究,就有关具体事项与省直有关部门进行了积极协商。现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的中医服务总体布局和管理的建议事项

您提出的推进我省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同时注意巩固扩大基层医改,全面优化我省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完善基层中医医院服务模式,促进优等中医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等建议,很有针对性。目前,我省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有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117所,其中,省级4所,市(州)级15所,县级98所,其它中医医疗机构(医院、门诊部、诊所)2249所。县以上中医医院有编制床位43753张,中医医疗服务约占全部医疗服务的30%左右。93%的市州级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标准,80%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中心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去年10月实现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后,将在株洲、郴州、张家界等市开展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自101日起在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执行两票制并启动高质医用耗材阳光挂网采购试点,以推动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二是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以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三是加快推进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创新中医医院服务模式。

二、关于改善和优化我省中医服务能力以及中医治未病服务建设的建议事项

您提出的加紧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和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提升我省公立中医医院的核心优势竞争力;保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组织具备一定的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力量开办规范的中医保健机构,开设国医馆、坐堂诊所等建议,与我们的工作思路高度一致,我们将充分吸纳具体建议。近年来,我省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健康产业发展及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文件,如《湖南省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五大融合加快发展健康产业的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湖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目前,全省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设立了中医治未病科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96.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6%的乡镇卫生院、73.8%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5.2%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社会办中医保健机构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百姓信赖的中医保健机构及国医馆、坐堂诊所等,如湖南颐而康保健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国医馆、老百姓大药房中医坐堂医诊所等单位;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6家省、市级公立医院的20个专科作为湖南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重视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着力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国医堂)项目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二是实施湖南省中医药发展五名工程、中医传承创新工程及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打造湖湘中医品牌、树立湖南中医名院、不断提高公立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三是启动社会办中医试点,完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办法,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机构,补充和发展中医服务体系。

三、关于加大我省基层中医人才培养,解决人才匮乏、人才资源不平衡等问题的建议事项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各种类型的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师承教育全方位加大县级及以下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并制定了各项引进留用人才的相关政策。如对在职在岗的基层中医药人员开展中医普及和提高教育、培养、引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实施贫困地区重点培养计划等工作。共培养中医类别全科医生1100余人、农村基层中医药人员近100人;遴选96名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及继承人;举办16期中医临床技术高级研修班,培训县级技术骨干近2000名;录取农村免费订单定向大学本科生350名。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对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一是实施高级研修班、基层师承、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层卫生计生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中医类别(含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等项目。二是进一步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基层中医药人员培养力度。三是积极协调人事部门加强基层中医药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四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全科医学科,鼓励相关高校开设中医全科医学专业,设立培训中心。

四、关于打造中医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和中医药特色文化的建议事项

2016年,我委及省中医药管理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湖南省中医药发展五名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并以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印发。之后,积极协调省财政专项经费1200万元。一是名医方面,中医药老专家熊继柏获评第三届国医大师,潘敏求、王行宽两位教授获评首届全国名中医陈新宇等28名老专家被确认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二是名方方面,继续推进中医药专长绝技收集整理,评审确定9项专长绝技项目,并加强专长绝技和经方验方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三是名药方面,与省经信委联合筹备召开中药产业合作对接会,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打造湘九味品牌;四是名院方面,向国家局推荐20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争创国家区域中医(专科)中心,同时开展28个国家级、39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五是名校方面,协调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推进中医教学名师培养,开展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下阶段,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医药发展战略部署,全力推进中医药五名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我省中医药服务能力。

总之,我们将结合办理该提案,不断完善湖湘中医药管理体系、努力提升湖湘中医药服务能力、打造湖湘中医药品牌,朝着领跑中部地区这一目标迈进。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卫生计生事业特别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心、理解与支持。

联系人: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规划综合处 

联系电话:0731-84828512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

                            2017811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499号提案的答复

1077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