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湖南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全省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时间:2018-11-23

1122日上午,湖南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湖南省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小春发布改革开放40年全省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情况,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易露茜,党组成员、副主任龙开超现场答记者问。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主要负责人主持。

省卫生健康委相关处室负责人,省中医药管理局、省计划生育协会相关负责人参加发布会。中央、省直广播、报纸、电视、网络共20余家主流媒体现场报道。

                 

                  

                 

                  

现场实录

改革开放40年全省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情况

新闻发布词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小春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首先,我谨代表省卫生健康委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改革开放四十年,波澜壮阔,沧桑巨变,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让健康服务公平可及”为目标,坚持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确保医改红利惠民利民,推进计划生育服务转型,精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全省人民健康福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扎实推进健康湖南建设,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四十年来,我们坚持共建共享,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改善

我省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由1981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65.43岁增长到2017年的76.51岁,增长11.08岁。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分别已由1990年的87.40/10万、63.00‰和51.49‰下降至2018年的10.18/10万、5.17‰和3.28‰,全省居民健康水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十年来,我们坚持固本强基,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数量由1978年的0.95万个增加到2017年的1.65万个,村卫生室总数达到42148个;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由1978年的12.11万张增加到201745.22万张,增长了近3倍,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由2.34张增加到6.59张,增长了近2倍;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由1978年的11.54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41.56万人,增长了近3倍;医疗卫生机构建筑用房面积由1978年的672.61万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3697.04万平方米,增长了近5倍。2017年全省三级医院增加至73所,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全省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障、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多重保障网,全民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全面实现省内外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效率稳步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省所有三级医院和绝大多数二级医院实现了预约诊疗、诊疗服务一卡通以及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70%的二级及以上医院能够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检验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建立健全政府部门之间、军警地之间、区域之间的应急联防联控机制,拥有一支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和一个国家级卫生应急移动处置中心,建立了涵盖紧急医学救援、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突发中毒事件处置、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处置等4类省级卫生应急专家库和21支省级卫生应急队伍。

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省卫生健康领域建立了6个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4个省级临床研究中心、33个临床技术示范基地和4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在猪胰岛素异种移植、基因检测、干细胞临床研究、出生缺陷防控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卫生健康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实施“人才强卫”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等重大卫生健康人才工程。推动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全科医生人才培养。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乡村医生、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培养,每年为基层培养1500名实用型医学人才。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涌现出“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刘大飞,全国十大“最美医生”杨文钦、扎西志玛夫妇等一大批行业先进典型。深化医疗援助与对外交流,先后向塞拉利昂和津巴布韦派出长期援外医疗队员36438人次,短期援外医疗人员11133人次。

湖湘中医药瑰宝得到传承弘扬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方针,建设中医药强省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药发展五名(名医、名师、名校、名药、名方)工程。2017年底,全省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117家,其它中医医疗机构2500个,县以上中医医院编制床位4.47万张,每万人口6.38张,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拥有国医大师3名,建有17个国家和省级重点研究室,13个国家级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40个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和4个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拥有药用资源4123种,中药材种植面积450万亩。

四十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便捷实惠

有力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让患者得到适宜救治。以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全省已建立各种形式医联体612个,其中医疗集团71个,县域医共体133个,专科联盟123个,远程医疗协作网285个,覆盖所有三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在内的1312家医疗机构。全省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5万余个,近两千所乡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签约服务。推进以尿毒症、慢阻肺等重大疾病为切入点的专科医联体建设,探索推行县治、乡管、村访分级诊疗模式,在患者居家治疗管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推进胸痛、卒中中心建设,全省急性胸痛(冠心病心梗)患者住院死亡率下降至0.9%(全国平均5%),急性缺血卒中(中风)患者静脉溶栓率提高到10.16%(全国平均4.1%),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关做法得到国务院医改督察组高度肯定。

锐意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扎扎实实为患者减负。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在编制人事管理、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全面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初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持续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启动实施,药品购销“两票制”全面推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开展药品价格省际联动,实行医用高值耗材阳光采购,优化药品购销秩序,压缩流通环节,着力解决药价虚高问题。推动进口抗癌药降价,将17种抗癌药品按医保支付标准纳入我省医疗机构采购范围。株洲市、宁乡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

狠抓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改善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等系列活动,着力推动医疗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深入实施平安医院创建,在总诊疗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全省呈现医疗纠纷和伤医扰序案件发生率持续下降的一升两降良好态势。实行综合绩效评价,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2017年底,全省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住院患者满意度均列全国第5位,医务人员满意度列全国第3位。加强医药卫生监管,联合多部门开展打击非法行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发展。

四十年来,我们坚持基本国策,人口计生工作服务管理转型发展

有效落实国家生育政策,促进全省人口均衡发展。我省先后经过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四个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0.39‰逐渐下降到2015年的6.39‰,从根本上扭转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为改革开放贡献了较大的人口红利。先后稳妥有序地实施了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人口自身发展出现重大转折性变化,少生优生成为整个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

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构建鼓励按政策生育的制度体系和社会环境。我省修改《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出台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意见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意见,确保“全面两孩”及其配套政策在我省稳健落地,构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

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能力,积极构建家庭发展支持体系。40年来,计划生育工作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转向总量调控、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统筹推进,注重服务家庭,注重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关怀工作,大幅度提高计划生育特别扶助标准,加强对计生特殊家庭重病大病帮扶力度,稳步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在全国率先实施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扎实开展健康老龄化和医养结合工作。

四十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为本,人民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着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全民共享“健康红利”。2009年以来,我省投入财政资金200余亿元,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4大类55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15元提高到2018年的5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大力组织实施农村改厕工作,2018年底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建立完善疾病防控体系,为群众编织“健康防护网”。建立省市县三级疾控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和生活饮用水监测网络、以及“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传染病疫情直报和监测预警网络,一批重大和急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或基本消除。血吸虫病人数由1978年的89.7万人下降到2018年的5万人(下降94.4%),疫情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健全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建立了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和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服务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妇幼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得到提高,妇女儿童健康得到明显改善。出台全国唯一一部规范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省政府规章--《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2018年,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3.86/万,已连续四年下降。

落实落细健康民生实事项目,确保惠民医疗真正惠民。2016年,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2017年,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免费筛查316.52万名农村妇女和108.98万名孕产妇,对检查出的阳性患者均进行了及时诊治。投入上亿资金,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和尘肺病农民工救治救助纳入重点民生项目,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在册患者服药率分别达到93.18%94.79%,均位居全国第一。

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健康扶贫政策体系建立完善。制定了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大病专项救治、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等系列文件,整合多种保障政策,实施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贫困人口重病患者救治措施。花垣县、茶陵县、宜章县纳入国家健康扶贫工程示范县创建。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贫困患者分类救治全面实施,截至201810月底,四类9种大病贫困患者救治率达97.28%,扩大救治5种大病贫困患者救治率达98.43%,均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目标。加大贫困县医院对口帮扶力度,组织全省41家三级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实现了对所有贫困县70家县级医院帮扶全覆盖,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所有贫困县县级医院。全省统一推行了“一站式”结算工作,切实减轻农村贫困患者垫资压力和费用负担。通过齐抓共管、综合施策,目前全省因病致贫返贫人口比2016年减少了45.03万户。

四十年沐风栉雨,四十年砥砺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着眼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的新要求,精准对接老百姓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需求,推动“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大力推进健康湖南建设,奋力谱写湖南卫生健康工作的新篇章,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更加坚定、更加有力的健康支撑!

现场答记者问

湖南日报记者:以药补医已经持续很多年了,我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请问,取消药品加成有什么背景,我省是如何全面实现破除以药补医?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龙开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公立医院实行药品加成政策,经多年发展,以药补医逐步演化成为一种逐利机制,大处方、大输液、滥用抗菌素等问题日益严重,推高了医疗费用,削弱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我省从2012年开始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6年实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意味着公立医疗机构彻底告别以药补医的时代。取消药品加成后,我省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和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破除旧机制、建立新机制。一是挤压药价水分“腾空间”。在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改革完善药品采购机制,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挤压药品价格的虚高水分,同时改革付费方式,激发医院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控制费用的内生动力。二是改革价格机制调结构。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适当降低检查、检验等价格,适当提高技术劳务价格,特别是诊疗、手术、护理、中医等服务项目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的价值,优化医院的收入结构。三是做好政策联动保衔接。就是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政策同步跟进、无缝对接,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全面破除以药补医后,我省公立医院运行平稳,医院收入结构得到优化,公立医院药占比从2012年的45.3%降至2018年的28.3%,下降了17个百分点;医务性收入占比从2012年的27.39%提高到2018年的33.11%,提高了5.72个百分点。

红网记者: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是如何通过惠民政策和项目的大力实施来保障妇幼健康的?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易露茜: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我国、我省妇幼健康事业快速发展的4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卫生健康的全球化背景下,我省始终坚持“母婴安全儿童优先”的服务宗旨,牢固树立“合力妇幼、全员妇幼、法治妇幼、数字妇幼、诚信妇幼、国策妇幼”六大理念,全省妇幼健康服务与全国乃至全球同步发展,尤其体现在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我省先后启动和同步实施了18项妇幼健康公共服务,其中,省委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三项:第一项是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已连续三年向全省35-64岁农村妇女免费提供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服务,旨在预防和减少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生;第二项是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已连续两年向全省孕15-20+6天的孕妇免费提供产前筛查服务,旨在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第三项是高危人群出生缺陷干预免费检测,已连续12年从向夫妻自身有致残性出生缺陷或亲生子女有致残性出生缺陷或女方年满35周岁的高危人群免费提供优生遗传检测服务,旨在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其他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13项,分别为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农村妇女住院分娩、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防控、多种遗传代谢性疾病检测、0-14岁儿童多种遗传代谢性疾病救助、0-18岁儿童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省级两项,分别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计划生育爱心助孕特别行动。这些项目聚焦的都是母婴安全保障、出生缺陷防治等重大民生问题,与妇女儿童的健康息息相关。其有效实施,不仅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服务理念,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实实在在地送到了三湘大地的千家万户,而且全省妇幼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服务质量更加优质,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改善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尤其是全省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逐年持续下降,今年又创历史新低;为全国奉献了湖南经验,作出了良好示范,充分彰显了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情怀和担当。

湖南经视记者:今年是我国免疫规划实施40周年,请问我省取得了哪些成效?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易露茜: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而中国是全球最早应用人工免疫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早在公元十世纪唐宋时期就有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工作,确立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把解决对民众危害最大、发病最多、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作为当时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预防接种工作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回顾预防接种工作的历史进程,富有特殊意义的一个时间节点是1978年。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同年,第31届世界卫生大会决议将扩大免疫规划作为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同一年,原卫生部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计划免疫概念,即有计划地实施预防接种,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免疫规划的历史新时期。所以,改革开放的40年也正是我国我省成功实施免疫规划的40年。

40年,我省的免疫规划工作始终与全国同步发展,乃至在全国引领发展。这40年,我们全省卫生健康战线每一天都在迎接新生命的诞生,也每一天都在通过预防接种这一道看不见的防线在为这些新生命的健康保驾护航。这40年,我们疫苗接种的种类不断增加、接种率不断提高;早在1989年、1991年和1995年就分别实现了省、县、乡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四苗”接种率的达标;我们每年为全省适龄儿童免费接种能预防12种传染病的11类疫苗,接种率均高于95%;并将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等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扩展到成人。这40年,我们建立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实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个案报告,制定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标准。这40年,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得益于免疫规划领域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省成功控制或者完全消除了系列曾经严重肆虐、危害三湘儿女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全省已经连续25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已连续14年无白喉病例报告;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下降到0.16%的历史低点,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和麻疹的发病率也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40年,我们不仅有效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的理念,增进了民生福祉,补齐了民生短板,而且全省疾控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疾控工作管理更加规范、疾控服务质量更加优质,亮点纷呈。例如,我省在全国首创开展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化门诊和手机APP三位一体的“互联网+预防接种”信息化改革,疾控机构、助产机构、接种单位横向到边,省、市、县、乡纵向到底,全省一盘棋实现了每一支免疫规划疫苗从离开工厂到进入人体的所有储存、运输和接种环节的全程、实时监管。换一句话说,只要是我省的免疫规划疫苗,每一支都是透明的,都有个特异性标志——电子监管码,可以进行痕迹追溯,安全管理。所以,在我们湖南省接种疫苗是可以放心的。这一改革彰显了湖南成果,奉献了湖南智慧,在全国产生了示范效应,也经省政府推荐以《湖南推出“互联网+预防接种”,实现疫苗流通全透明》为题在国务院《要情》刊物予以发表。

总之,从古代举世的独领风骚,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蓬勃发展,免疫规划事业始终在传承中发展,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健康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还希望不得病、少得病,活出精气神。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也是这次改革我们的机构名称增加“健康”两字的原因所在。要不得病、少得病,就要加强疾病预防,而疾病预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免疫规划;所以,展望未来,免疫规划仍将任重而道远;但为了人民健康,我们终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谢谢!

潇湘晨报记者:针对大家非常关注的非法医疗美容的问题,我们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是如何加强管理确保正常的市场秩序的?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龙开超:20178月,我委等7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湖南省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卫监督发〔20179号),部署各地积极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来,全省办理违法医疗美容相关案件116件,其中查处无证行医案件48件,罚款27.104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0.76246万元;医疗美容机构违法违规案件68件,罚款23.0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8.44328万元,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3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打击非法医疗美容,建立严重违法犯罪者“黑名单”,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实施联合惩戒。将从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入手,一是加强生活美容机构监管,查处生活美容机构以及其他机构未取得相应资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二是查处无医师资质的个人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三是查处医师到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四是以投诉举报为线索,查处利用宾馆酒店、会所、居民住宅等场所违法开展医疗美容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危害药品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五是加强美容医疗机构监管,以注射美容为重点,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

湖南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全省卫生健康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1076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