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中心医院开启株洲“立体救援”新模式,空中120为生命护航
株洲市卫生计生委 时间: 2017-10-26
晴空中一架橘红色直升机划破天际、呼啸而至,在株洲市中心医院上空盘旋轰鸣、缓缓降落,地面的急救人员整装待发,随时准备上前转接直升机上的为重患者。据悉,这是株洲市中心医院携手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0日举行的一次直升机空中救援实战演练。
当天上午,由株洲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株洲市中心医院、上海金汇通用航空公司联合协办的“株洲市中心医院紧急航空救援启动仪式”顺利完成,株洲市中心医院正式授牌成为株洲市首家空中医疗救援基地医院,并成功开展了紧急航空救援演练,开启了株洲市“立体救援”新模式。
省、市卫计委领导在仪式上纷纷做出了重要讲话,对于紧急航空救援项目进行了点评并予以肯定,表示直升机医疗救援,对于株洲市应急救援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对湖南省的空中救援服务常态化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随后,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胜跃宣布直升机空中救援演练正式开始,11点15分,搭乘着株洲市中心医院“空中医生”的直升机在一片欢呼声中盘旋飞升,急速朝株洲县第一人民医院飞去执行救援任务。这次直升机空中救援演练是模拟株洲县一位脑血管意外危重患者的紧急医疗救治。
在11点25分,直升机抵达株洲县第一人民医院附近的空地接驳点,危重患者经陆地救护车实施转送,随机医生在现场与接诊医生进行病情交接后,安排病人登机。随后直升机平稳降落在株洲市中心医院的起降坪上,随机医务人员与地面急救医护人员一起,迅速将病患转移到医院急症室进行深入治疗。整个飞行过程,患者通过搭乘直升机从株洲县转院至中心医院20公里的路程耗时仅10分钟左右,总共为患者争取到了1个小时的宝贵抢救时间。
此次演练中用到的莱昂纳多AW-119,是经过专业医疗构型改装的直升机,它是同级别中最大、动力强劲、用途广泛的轻型单发直升机,最大航程954km、最大巡航速度244km/h,是唯一具有真正紧急医疗救援服务功能的单发直升机,拥有单发涡轴直升机中最高的载荷和性能。机舱内医疗配备齐全,包括呼吸机、吸引器、除颤监护仪、注射泵等,相当于一间小型“空中ICU”,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空中医疗转运环境。
直升机医疗救援不仅针对车祸等突发意外事件,还可针对如突发心肌梗塞、脑溢血等多种急性疾病且距离医院较远情况,可不受地理空间限制进行转运。简单来说,在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医疗救援上,直升机拥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少的优势。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用直升机空中医疗救援,可以提高25%的生还率。
机务、航务人员负责飞行安全保障,空中医疗救援小组,负责对患者进行空中救治,并且在飞行途中与医院沟通患者情况。航空与医疗各司其职又无缝对接,空地结合救援效率大大提高。
现场,金汇通航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直升机正常使用费用是4万元/小时,但是如果是我们会员的话,仅仅需要365元/年,一年可享受无限次院前救援服务。目前接诊范围在中心医院直径300公里范围内。
另外申请直升机救援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直升机符合适航条件,二是施救对象符合救援适应症。适航条件是指直升机能够起飞并执行救援任务的天气状况;适应症包含种类较多,多为一些严重的胸腹部伤情、骨骼折断以及严重烧伤等。
株洲市中心医院院长表示,一直以来,医院作为全市区域医疗中心,义不容辞地担任着全市危急重症救治、紧急医疗救援的重责,特别是在抗击冰灾、洪灾,在矿难、重大交通事故救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医院正式成为金汇通航空医疗救援合作医院,开通了全市首家“航空120”绿色通道,这标志着株洲市“空地结合”的院前紧急医疗救援开启了新模式。众所周知,建立和完善航空紧急救援体系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的一项重要任务。紧急航空救援通过配置院前急救专用直升机和专业医护救治人员,发挥直升机高效、快捷、通达的优势,突破地理空间限制、交通阻塞、路途遥远等障碍,及时安全转运危急重症患者,为院内进一步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以本次启动仪式为契机,医院将携手金汇通航湖南分公司,按照“争分夺秒、救护生命、服务社会、惠及百姓”的要求,致力于株洲地区空中医疗救援项目建设,不断探索完善紧急航空救援运行机制,构建空中医疗救援与院内救治衔接流程,形成“空地结合”的院前急救网络,打造覆盖株洲地区的“黄金半小时”生命救援圈。特别是在构建区域应急救援体系中,为株洲市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急救中心、孕产妇、新生儿院前急救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更好地为全市及周边地区的老百姓服务。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