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审美观 寻找新时代最美文化
历史如歌,文化作谱。文化是中华历史演变的记录者,是民族精神中的引路人。文化之重,如两河之水波澜壮阔,如浩瀚星空色彩斑斓,如苍茫大地坚韧厚实。文化演进与经济社会发展交织前行,信息科技高速发展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精神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系列社交软件、购物软件、学习软件、时尚软件“见缝插针”式地进入我们的生活,糟粕与精华鱼龙混杂。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临一个新课题——如何判断、拒绝与坚守先进文化。
寻找最美文化答案,具备是非判断力。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一个健康而文明的社会,必然以追求美、创造美为文化主流。假使精神追求是刚需,那么衍生而来的“网红”“公众人物”就似乎成了合理的附属。糟粕文化之所以传播迅速,是因为它植根于人性的弱点,“视不察不明,不察不明则过”,如果没有足够的判断力、鉴别力和自制力,则很容易受其侵害和驱使,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正处在叛逆期的中学生呢!所以,首先只有正确寻找美的答案,才能辩别事非,才能不但不被低俗文化支配,而且会反其道而行之。
建起心灵的“防火墙”,抵御低劣文化侵袭。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低俗文化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之所以会泛滥成灾,一方面源于一些人信仰和理想的缺失,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不择手段,进行过度娱乐化的文化生产,使得低俗、恶俗的文化产品大行其道。另一方面,正确的审美教育的缺失,使各种不良思想乘虚而入。部分文艺作品只顾宣泄个人情绪,不强调思想内涵,降低艺术标准,从而放弃美好理想信念的追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因此,只有在思想具有较高的政治境界,形成高标准的审美规范,构筑心灵的戒律之“墙”,才能阻挡歪风邪气的侵蚀。
创新新时代文化,让东方压制西风。当下,我们虽有批判低俗文化的武器,但仅用简单粗暴的“硬核”手段去清除低俗文化,也无非只能是“以丑为美”的低劣恶俗文化被迫暂时收敛,时机一到便可能死灰复燃,治标难治本。要坚决抵制和铲除低俗文化,必须先创造先进健康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在允许体现时代进步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前提下,顺应时代特点,创造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充分满足广大中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牢固坚守一份文化的纯粹,使人们的文化兴趣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健康型文化产品上来,才能防止低俗文化滋生。精华壮大,糟粕必会应声而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更替的大好局面必会形成!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吐故纳新中舒展,文化争鸣亦离不开优胜劣汰。低俗文化作为物质社会谋求利益的变异产物,终究会抵不过千万正直文人墨客及无数革命先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作用力。可以断定,只要方法新,措施力,低俗文化必定是短命的。作为中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辩别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方可以知识为剑,思想作盾,筑牢审美底线,自觉积极抵制低俗文化,方能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片朗朗晴空。(文/佘洛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