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郴州市全面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成效明显

郴州市卫生计生委  时间: 2016-04-06

近年来,郴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围绕强化三个保障,推进三个建设,落实四个统一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连续3年列全省前茅,曾代表湖南省接受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检查评估,受到检查组的高度评价与肯定。

高度重视——强化三个保障

做好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是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前提。全市健全了市县卫生行政、监测机构、哨点医院三个层级组织管理体系,形成了推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顺利实施的大合力。

此外,完善了四级考核、责任追究、督导检查等工作制度,为监测工作提供全面的制度保障,也有力地促进了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立健全四级考核机制,市政府、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各哨点医院分别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纳入了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制定了《郴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测机构、哨点医院的工作职责和责任追究办法;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制定监测工作定期检查通报制度,市疾控中心每季度报告各地监测工作落实情况,在全市通报,并下达督办函。每年78月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监测任务进度完成迟缓、质量不高的单位启动行政约谈,并直接与地方和单位卫生工作年度绩效考核挂钩。

在落实监测工作的经费保障方面,自2012年以来,市财政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项经费列入了预算,除安排市疾控中心监测检验经费外,每年安排20万元专项经费。

夯实基础——推进三个建设

每年采取分层次、分内容、分方向方式培训各级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机构和监测医院技术骨干;每年派出10多名人员参加国家、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相关技术培训班,并多次邀请省疾控中心领导和专家来郴进行现场指导……此外,近两年先后优先引进或录用了3名研究生、4名本科生充实到市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岗位。这些都是全市食品安全风险检测队伍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

近年来,郴州市多措并举,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检测队伍建设、检验设备平台建设和检测网络建设,将食品安全风险检测的基础夯实。

该市近年来花费300多万元资金先后购置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自动进样器、PCR仪、离子色谱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等设备,并对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通风系统进行改造,添加了标准实验室操作台,更新了实验室配套设施,提升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

目前,该市已建成了完善的监测网络。全市11个县市区都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监测面覆盖38个乡镇。参与食源性疾病监测(包括食物中毒)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2家,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医院12个,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机构2个,哨点医院5个。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市疾控中心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在对鲜乳进行检测时,在全国首次检测出鲜乳中百分之百含有硫氰酸盐。这次检测结果不仅对修改《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实验方法提供了依据,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对牛奶中硫氰酸盐的本底值调查提供了检测数据,受到国家和省监测中心的高度评价。

严把质量——落实四个统一

全市紧扣统一技术流程、科学布点、分配采样计划、监测数据管理四个统一,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监测任务。

该市编制印发了《郴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和《郴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控制方案》,为各级监测机构和哨点医院指导实践。

每年监测点的选择,都由市级专业组统一根据全市情况使用多级分层抽样,再根据辖区县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分层设置监测点;同时综合考虑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环境污染等情况确定,使监测点尽可能地具有代表性。

年初分配采样计划时,全市严格根据省里下达的计划把监测任务逐项、逐月分配到各个监测点,严格规范样品采样、传送、贮存、送检程序,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可靠性。

对于统一监测数据管理,市、县疾控中心指定专人具体负责,从方案的制定到工作总结,从样品的采集到结果的上报与数据分析汇报,以及与省监测中心工作对接,整个流程均由一人跟踪完成,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工作的连贯性。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郴州市全面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成效明显

1077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