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017号提案的答复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3-07-11 15:52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0017号提案的答复
陈斌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各级医院发热门诊建设的建议》(第0017号提案)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推进各级医院发热门诊建设的建议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委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省委省政府和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决策部署,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调整内部分工,确保平稳度峰,有序转段。持续开展全省二级以上医疗资源准备调度,重点推进各市州发热门诊(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压实属地政府建设和投入责任,卫生健康部门指导和监管责任,医疗机构抓落实、规范管理责任等“三方责任”。严格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关于印发<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1〕80号)精神,推进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建设与管理。按照“设置一家、验收一家、合格一家、通过一家”的要求,对发热门诊、定点医院进行评估验收。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率由2022年初的76%提升至100%,256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发热诊室2498间,覆盖率97%。全省设置定点医院89家、亚定点医院40家,定点医院规范化设置率由61.8%提升至93.3%。
二、关于增加重症救治床位数及加强医务人员培训的建议
我委坚持未雨绸缪,积极做好重症救治准备。实行全省重症救治一盘棋管理,从床位、设备、人员、技术等四方面着手,持续推进新冠重症救治能力建设。一是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266亿元,支持了全省三级公立医院可转换ICU床位和亚定点救治医院床位建设。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储备重症救治床位(含可转换)由2022年初的0.73万张提升至高峰期的2.2万张,占床位总数的5.8%。二是省财政紧急投入14.38亿元,新增购置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呼吸机、ECMO、床旁血滤机等重症救治设备3万余台(件)。三是推进全省院感防控培训,及时搭建线上培训平台,并组织多轮视频培训。依托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上线全省院感防控培训平台,累计开设线上培训8场,培训1000万人次。先后举办13期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医务人员110多万人次,有效提升全省新冠感染者救治的同质化水平。通过“老带新”混合编组等模式,重症救治医务人员扩容了1.71万人,增幅47.4%,省级成立14个重症救治专家组,实行“一组包一市”,为市州重症救治提供支持。根据《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详见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28号文件)等要求,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持续提升区域核酸检测能力。积极组织基层培训,组建专家队伍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就新冠轻中型规范化治疗、重症早期识别与诊疗、俯卧位通气、临床合理用药等知识开展多轮培训,共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4.6万人次,快速提升基层接诊能力。四是持续反复培训俯卧位通气治疗。在全国率先出台俯卧位通气治疗收费标准,提高了俯卧位通气治疗覆盖率,有效避免患者从轻症进展为重症和改善危重症患者血氧饱和度。积极开展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工作,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全省5万多名新冠感染康复者参与无偿献血,制备康复者血浆近100万毫升,629名新冠感染者接受康复者血浆治疗。
三、关于做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品储备工作的建议
“新十条”发布后,面对骤增的新冠感染防治药品及防疫物资需求,我委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全力保障防疫物资及药品生产供应,形成了以省产为主、争取外援的应急保供工作格局。一是强化药品生产供应。我省盘活本省产能,支持医药企业生产百余个品规重点防疫药品,其中布洛芬片等解热镇痛类药品生产企业11家,日产能达1000万片(粒)。争取国家调配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阿兹夫定片合计2万余瓶。摸清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需求,采取“点单式”按需调配药品,通过延长药品付款周期、设置药品采购周转金、加快医保基金结算等方式,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后顾之忧。二是加强药品动态储备监测。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信息平台,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新冠药品储备调度,累计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配小分子治疗药物5.8万瓶(盒),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服务人口的15%-20%动态储备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确保可用量始终保持在2周以上,保障了基层群众用药需求。三是及时与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联系,协调采购我省首批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同时,在全省药政工作会议及药政管理师资培训班上多次强调,要求市、县药政科(股)按照疫情形势变化,指导医疗机构按照诊疗方案做好涉疫药品的储备。四是“新十条”优化措施以来,针对连花清瘟胶囊暂停挂网、医疗机构无法从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的问题,积极协调省医保局督促相关药品生产企业继续供货,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了相关手续并挂网。积极协调、促成医疗机构使用阿兹夫定等新冠治疗药品线上培训会的举办。五是积极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先后制定《湖南省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指导方案(试行)》(详见湘工信消费品〔2020〕381号文件)、《湖南省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及产能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详见湘工信消费品〔2021〕48号文件),督促各市州、县市区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救治药品、医疗防护物资和医用设备的采购、储备和轮换,对重点药品供应实行一周一调度,较好保障了临床重症救治需求。抗原检测试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重点防治药品和物资生产从无到有,医用防护口罩从较小产能到基本满足省内需求。对于抗病毒小分子药物和连花清瘟胶囊等药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指定大型医药国企对接货源开展配送,做到了防疫物资保障快速、有力、有序。
四、关于做好基层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的建议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我委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省委省政府和省联防联控机制的相关要求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实新冠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一是构建完备的基层防控政策体系。我委围绕发热诊室、预检分诊、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医疗救治、感染控制、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等多个重点环节,系统谋划契合省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疫情防控的制度设计。二是强化基层卫生新冠疫情防控服务体系。加强发热诊室建设,依托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的原则,全面建设发热诊室,实现了乡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并加强医疗设备配备。三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能力。加强基层人才培养,联合省财政厅等6部门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工作,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培养一批具有3年全日制医卫类大专学历水平的本土化人才,确保其掌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所需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新冠感染病毒疫情的基本诊疗能力,切实加强了基层卫生人才储备。四是加强新冠疫苗接种,坚持“应接尽接”原则,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村组动员,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结合健康乡村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新冠疫苗接种宣传活动,引导居民主动接种新冠疫苗。五是做好医疗救治服务,指导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住院病区规范运行,为城乡居民提供体温监测、核酸检测、门诊检查、住院治疗、用药指导等服务。为家庭医生团队配备一定数量的指氧仪,满足巡诊监测、访视监测、就地监测需要。六是规范重点人群摸排和健康服务。规范开展摸排,制定分级分类标准,对全省老年人开展健康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时完成984.1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状况调查,其中重点人群92万人,次重点人群228.9万人,一般人群663.2万人,并建立三类重点人群管理台账,实行动态更新。七是严格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控制。组织专家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编写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口袋书8万多册,重点规范预检分诊、发热诊室(哨点)、门诊和病房感染防控,完善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清洁消杀、医疗废物处置流程,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遵循。八是加强城乡社区健康宣教,持续开展防控知识科普。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醒目位置张贴《发热患者信息报告须知》,引导城乡居民及时报告发热患者相关信息。设置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健康科普专栏,运用电子屏、宣传展板、张贴标语横幅等,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讲座和咨询服务,解答公众疑惑。
下一步,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抓好疫情防控救治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
202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