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009号建议的答复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5-10-31 11:24
湘卫建〔2025〕2号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6009号建议的答复
蔡安烈代表:
您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市州城市医疗集团建设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的建议》(第6009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省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情况。一是全面推广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2022年12月,我委印发《关于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的通知》(湘卫函〔2022〕279号),明确提出在每个设区的市州建成一个以上有明显成效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10个城市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分别由24家三级医院牵头组建24个医疗集团,覆盖25个市辖区462家二、三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是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政函〔2023〕27号)、《关于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3〕199号),我省长沙市、湘潭市、郴州市被确定为试点城市。截至2024年底,三个试点城市均出台了试点工作方案,按照网格化布局原则,组建了“1+N”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构建了定位明确、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城市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管理网络。其中,长沙市按照“1家市级医院+N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模式,以人员下沉和共享中心建设为重点,强化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动。湘潭市率先探索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并按照“把一个区域当一个医院来打造”的思路整合区域医疗资源。郴州市发挥区级三级医院基础优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契机,逐步完善“1家三级甲等医院+1个区域医共体”建设模式。三是创新构建矩阵式医联体。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推进“三医联动、六医协同”集成改革有关部署,省委改革办牵头成立改革专班,形成了“1个总体方案+N个配套制度”改革组合拳。创新提出构建矩阵医联体,通过夯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基础,构建因素法考核指标体系,建立“成效激励、降本分享”机制,引导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降成本、提效能,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目前,我委已牵头制定《关于构建矩阵式医联体 推进分级诊疗落地见效的实施方案》,并呈报省人民政府,拟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
(二)株洲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情况。株洲市作为全国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自2022年全国和省级层面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以来,该市因地制宜,持续优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模式,按照横纵双向整合形式搭建基本建设框架。横向整合方面,由株洲市中心医院牵头,分别与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株洲市人民医院、株洲市二医院、株洲市三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管理帮扶、专家坐诊、手术指导、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远程医疗等方式,促进辖区内医疗资源有效衔接和高效利用;纵向整合方面,发挥城区三级公立医院引领带动作用,按照片区分布原则,组织5家三级公立医院分别与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由牵头医院派驻业务副院长,并长期派驻专家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技术帮扶,实现管理、技术、人才等全方位共建,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提升。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抢抓“三医联动、六医协同”集成改革机遇,以构建矩阵式医联体建设为切入口,继续支持株洲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在规划布局、资源整合、政策协同等方面加强指导,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全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
2025年5月19日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公安备案号:43010502000560
公安备案号:43010502000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