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21号建议的答复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20-08-05 17:51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21号建议的答复

李红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全省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结合省财政厅等单位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医疗急救体系。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五大中心(胸痛、卒中、创伤、高危孕产妇与儿童急救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构建覆盖全省、规范高效的急危重症救治网络。目前,已经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三统一(标志标识、救治流程、制度规范统一)”模式。省卫生健康委联合高德地图,发布了“湖南卒中急救地图”,形成了品牌效应。全省急性胸痛患者住院死亡率下降至0.9%(全国平均5%),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率提高到10.16%(全国平均4.1%),成功救治了许多危重症患者,减少了死亡和残疾,得到国务院医改督察组高度肯定。同时,省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全省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网络建设。目前,全省胸痛、卒中救治信息平台已在建设试点医院上线并试运行。下阶段,我委将结合此次在新冠肺炎医疗救治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把全省急救体系建设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范畴,持续加大支持力度。

二、关于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急救设备配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院前急救体系建设。2017年省财政投入500余万元支持在长沙市,以省市共建的形式推进120急救中心建设,打造省级院前急救综合服务平台。同时,省财政20162018年每年投入7000万元,支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急救车等设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财政持续加大急救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仅负压救护车,全省就由疫情前的17台增长至82台;呼吸机、监护仪等常规急救设备数量均增长1倍以上。下阶段,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重点推进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配备与使用,结合“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持续推进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与普及。

三、关于强化探索创新,发展“空中120”救援。近年来,我委在推进五大中心建设过程中,坚持将空中救援纳入建设范畴,如2019年结合全省创伤中心建设推进会,专门进行了空中救援演练。下阶段,我们将结合全省急救网络体系建设,加大对空中救援的指导和支持力度,逐步建立“空地结合”医疗救援新模式。

四、关于强化培训宣传,提高急救培训效果。近年来,围绕推进急救知识培训与宣传,我省重点在五个方面强化部门联动、凝聚工作合力。一是依托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广泛开展包括心肺复苏术及AED使用、创伤现场急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常见意外伤害(气道异物梗阻、溺水、触电、中毒、蛇咬伤等)、常见事故灾害(如火灾、地震、泥石流等)避险等急救知识和技能宣传教育,实现城乡全覆盖。二结合“世界急救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消防日”“世界红十字日”等节日组织大型宣传教育活动,邀请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教学和实际操作演练。三是编写出版了《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安安带你躲地震》《平安小精灵》等书籍,拍摄了专题片《第一时间 生死救护》。五是按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开设了覆盖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健康教育课程,并将急救知识技能培训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下阶段,我委将会同宣传、公安、交通运输、教育等部门,持续加大急救知识宣传与培训力度,引导群众科学利用急救资源,提升急救效率与救援效果。

感谢您对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

                               2020529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21号建议的答复

13318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