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349号建议的答复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2017-11-15 10:38
湘卫建〔2017〕26号C类
陈静彬代表:
感谢您对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在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湖南食用槟榔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349号)收悉。该件由我委主办,省委宣传部会办。我委高度重视,组织相关处室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我省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委高度重视食用槟榔定位和标准制修订工作
2009年,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原省卫生厅接手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修订的《湖南省地方标准 食用槟榔》。2011年,原省卫生厅根据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关于制修订食用槟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立项申请,印发了《关于确定2011年度湖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立项项目的通知》,将食用槟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修订)正式立项,并于2013年又将《食用槟榔生产规范》列入湖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订立项计划。按照《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原省卫生厅积极开展了立项后的审查论证工作,先后在多位厅领导主持下,组织了5次专家集中审查论证,研究食用槟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修订问题,但均未获得专家组审查审定,主要是对槟榔的安全性和食品定位存疑。在充分考虑行业现状的前提下,专家认为槟榔与香烟类似,建议将槟榔归入嗜好品进行管理。
2014年,省卫生计生委组建后,委党组继续高度重视食用槟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于2015年再次启动标准立项工作,但先后被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部门予以否定。2015年4月24日,我委会同省槟榔行业协会、湘潭市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前往国家卫生计生委汇报工作,就食用槟榔定位和标准制定工作进行请示。2015年5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对我委的请示予以了书面答复:“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以保证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充分考虑地方食品特点和饮食习惯。鉴于国际权威医学机构业已定论,请你省依法、审慎决策。”
2015年5月,我委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槟榔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为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规范企业生产过程,重新启动《食用槟榔生产卫生规范》的制定工作。经多次修改、广泛征求意见,2016年3月17日,我委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对《食用槟榔生产卫生规范》进行了认真评审并再次征求国家有关部门意见。2016年6月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告知我委,其认为食用槟榔目前在我国的安全性和食品的定位尚不明确,要求我委暂停制修订与食用槟榔有关的一切食品安全标准。
2016年底,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考核方案的通知》(食安办〔2016〕27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食品函〔2016〕733号)要求,根据专家论证及公开征求意见结果,我委发布通告(湘卫通〔2016〕19号),公布了我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清理情况,将《湖南省地方标准 食用槟榔》(DB43/132-2004)的归为食品行业标准进行管理,不纳入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
今年2月,按照省政府领导对食用槟榔标准有关问题的批示精神,我委主要领导专门安排部署,由委分管副主任带队两次深入湘潭、益阳就槟榔产业发展和标准制定工作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两地政府相关部门、省槟榔协会及企业代表的意见。2月16日,我委领导带队专程赴北京就我省槟榔食品定位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工作向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进行了汇报,争取国家层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司长和相关负责人认真听取了我委的汇报,均表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管理,既要规范企业生产经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要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支持湖南在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上为促进槟榔产业健康发展所做的努力。并建议我省:一是尽快启动槟榔安全性研究评估,由湖南省政府推动职能部门作为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招标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承担研究任务,组建由相关专家组成的跨省跨区域研究团队,国家卫生计生委可协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医学院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参与研究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评估工作,为槟榔的食品定位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打好基础;二是加强地方政府对槟榔产业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对槟榔无害化技术的研究,推动槟榔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工艺升级,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促进槟榔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标准管理能力建设的力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我委的积极协调下,国家卫生计生委与省政府领导就槟榔标准和科研立项问题进行了会谈,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领导表态支持我省有关工作,将配合我省对食用槟榔开展食用安全性研究,明确槟榔的定位。
二、目前湖南槟榔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我委多次调研以及推动食用槟榔安全标准制订工作的进展情况看,我省槟榔行业目前面临三大主要问题:
一是槟榔的食品定位和安全性尚不明确。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应具备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基本条件。国家目前是将槟榔定位为药品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管理,没有把槟榔列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目录。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疗中心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槟榔的安全性受到社会广泛质疑,虽然我省槟榔的生产加工工艺和嚼食方法与其它食用槟榔的国家有明显差异,但由于缺乏系统完整和权威的流行病学调查、毒理学试验及致病机理和量效关系等安全性研究评估结论,造成槟榔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缺乏足够的法定依据和技术支撑。
二是槟榔产业的技术工艺和生产流程亟待升级改造。针对社会广泛存在的对槟榔安全性的质疑,我省部分上规模的槟榔企业也努力对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进行了一些改造,但对全行业来讲,亟需进一步加强对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研究,通过对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的改造升级,优化产品质量(软化物理性状),规范添加剂使用,最大限度的去除有害成份,从而确保消费安全,推动整个槟榔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较突出。在规模企业逐渐成长的同时,散在的小作坊、小企业及无证生产经营者也大量涌现。大量分散的生产加工,加之没有统一生产规范,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安全隐患大,也给槟榔行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了较大影响,急待加强统筹规范和监管。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我委将在省科技厅对槟榔安全性研究评估予以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后,积极协调国家卫生计生委帮助组建由国家和多省份相关专家组成跨区域的风险评估团队,对槟榔科研项目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在我省食用槟榔生产工艺流程得到改进,安全性研究得到充分论证,槟榔定位明确的基础上,我委将加快推进槟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促进槟榔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推动地方政府加快推进槟榔企业的技术改造升级,提升槟榔产品质量。加强对槟榔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帮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政府引导,通过技术改造贴息等政策帮助和支持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着力研究解决降低食用槟榔对人体组织的物理性和化学性损害的方法和技术,有效减少食用槟榔的有害致病因素,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工艺、装备升级。
三是协调宣传部门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组织省直媒体适时适度加大对湖南食用槟榔的宣传力度,从历史习俗、制作工艺、食品安全等方面深度挖掘,进行正面解读,树立湖南食用槟榔正面形象,进一步推动其安全性研究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湖南食用槟榔产业发展的正面舆论氛围。组织媒体进行自查,清理恶意攻击湖南食用槟榔的不良信息,依法对涉嫌敲诈勒索的媒体和传播平台进行整改或关闭。
再次感谢您对卫生计生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联系人: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处
联系电话:0731-84822021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
2017年5月26日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